2025年3月30日

各國醫療保健統計:消費與表現

當醫療保健消費量愈高,是否能提升國民的健康水平?這個問題可以透過〈2024年社會永續發展指數〉當中的醫療保健相關評比來回答。本文同時也更新醫療保健消費量與該項價格指標,比較已開發國家的醫療消費與價格水平。美國與台灣同屬最極端的國家,美國擁有數一數二高的醫療保健消費量與價格,而台灣有相當高的醫療保健消費量與極低的價格,這兩個國家在醫療保健指標的分數,在所有已開發國家當中都位於後段。

§ 資料表:Health
使用此份數據之文章:〈2024年社會永續發展指數〉

表一、已開發國家醫療保健統計

圖一、醫療保健表現與消費
圖二、男性死亡率與平均餘命

2025年3月6日

家庭可支配所得及所得分配之跨國比較

台灣家庭收支調查最新資料為2023年,OECD大多數國家的最新資料為2022年,日本為每三年調查一次,最新資料為2021年。在此選擇2021年的資料,比較OECD先進國家與台灣的家庭可支配所得中位數,再以PPP轉換,前五名國家依序為盧森堡、美國、挪威、瑞士、加拿大。台灣屬於所得較高且分配較均勻的國家,與北歐及荷比盧等國相當。按家庭可支配所得中位數計算家庭物質生活水平,前五名國家依序為盧森堡、挪威、加拿大、丹麥、美國;物質生活水平前十名國家,同時符合所得分配較均勻且貧窮率較低者,僅有挪威、丹麥、冰島、荷比盧、瑞士及奧地利。

§ 資料表➀:OECD先進國家
§ 資料表➁:台灣

表一、OECD先進國家與台灣:2021年家庭可支配所得相關數據
表二、2021至2023年台灣的家庭所得分配

圖一、家庭收支調查 VS 國民所得統計
圖二、家庭所得:中位數 VS 吉尼係數
圖三、家庭所得:貧窮率 VS 吉尼係數
圖四、社會模式:就業率及貧窮率

2024年12月30日

2024年社會永續發展指數

本文為〈2014社會永續發展指數〉的更新版本,延用先前的架構,並將數據更新至目前最新資料。經過十年,即使調整部份項目,並加進新成為先進經濟體的三個國家,儘管如此,大部份國家的變動仍然相當小。值得一提,這次更新數據包含世界價值觀調查(WVS)第七回合及歐洲價值觀調查(EVS)第五回合的調查結果,並且完整比較各項指標之間的相關性。

經過這十年全球經濟及政治劇烈的變化,社會永續發展指數的變化相較之下並不大,同樣採用五個類別和11個主項目,評比36個已開發國家(新加入3國)。結果顯示,無論是綜合評比總分,還是排除自然環境評比,前五名都是北歐國家。綜合評比前三名依續為挪威、瑞典、與冰島。相較於十年前,芬蘭的生活滿意度進步之大,位居第一,因此整體排名進入前五。前十名人口超過千萬的國家僅有瑞典、荷蘭、與澳洲。七大工業國當中,德國居首,超越加拿大。亞洲先進國家當中,台灣排名最高,超越日本。

資料表➀:SSDI 2024 table
資料表➁:Social values

〔圖片〕
圖一、總分 VS 美好生活
圖二、樂活指數 VS 生活水平
圖三、自然環境 VS 其餘指標
圖四、社會價值觀
圖五、自我展現指數
圖六、信任感與快樂感
圖七、社會包容力

〔表格〕
表一、2024年已開發國家社會永續發展指數摘要
表二、類別之間的相關係數
表三、類別與主項目之間的相關係數
表四、主項目之間的相關係數
表五、排名整理表
表六、指標總表

2024年12月28日

物質生活水平指數:國民所得、家庭可支配所得、受僱人員報酬、及民間實際消費

台灣國民所得統計之所得收支帳,最新資料為2022年,指標如國民所得與家庭可支配所得,同時比較GDP所得面之受僱人員報酬、及GDP支出面的民間實際消費,此四項數據皆除以年中人口數,再以PPP轉換。由這四項指標計算物質生活水平指數,採社會永續發展指數的計算方式得出加權平均數。結果顯示,在36個先進國家當中,前五名分別為盧森堡、美國、挪威、新加坡、及瑞士。

§ 資料表:MWBI2022
使用此份數據之文章:〈2024年社會永續發展指數〉

2025年以後的更新資料整理於下兩表
更新資料➀:OECD與歐盟先進國家
更新資料➁:台灣與新加坡

2024年12月16日

2023年各國員工平均薪資、物價、消費、及物質生活水平

依照2023年OECD最新統計的平均薪資數據,加進台灣及新加坡相對應的數據,範圍含蓋所有經濟活動,並非只有工商服務業,還包含農業及軍公教。平均薪資以全時約當量呈現,數值介於全時員工平均值和整體員工平均值之間。本文使用來自OECD、台灣主計處、及新加坡統計局的資料,比較33個先進國家的平均薪資水準,並透過OECD的稅捐模型計算領有平均薪資水準的民眾,以未婚無子青壯年的身份,扣除所得稅及社會安全捐而剩的淨所得,再列出各國物價水平,消費水準、及實物社會福利水準等數據比較。最後使用上述資料,比較各國員工的物質生活水平。

2023年瑞士幣值相當高,物價水平高居第一,薪資所得與淨所得,在匯率轉換下都位居第一。冰島物價水平僅次瑞士,薪資所得高居第四位。挪威幣值與日本雷同,較十年前相比大減,挪威與日本的物價水平皆低於美國,經匯率換算下的所得數值相對較低。總薪資所得經PPP轉換後,前三名分別是盧森堡、瑞士、及美國。新加坡與其他國家不同,數據僅計國民及永居身份者,並不含其他常住的外籍工作者,在此統計範圍之中,新加坡的薪資水平經PPP轉換後位居第四位。淨所得經PPP轉換後,前五名分別是新加坡、美國、瑞士、盧森堡、台灣。在員工物質生活水平方面,前五名分別是盧森堡、新加坡、瑞士、挪威、台灣。

§ 資料表:EMWB2023

2025年以後的更新資料整理於下兩表
更新資料➀:OECD與歐盟先進國家
更新資料➁:台灣與新加坡

2016年4月24日

各國歷年民間債務相對於GDP之規模

前陣子台港地區大肆報導中國潛在的債務危機,剛好讓Richard Vague所著之《下一回經濟災難》一書登上新聞。該作者曾在《The Atlantic》雜誌專欄發表有關他的著作內容。在專欄上〈政府債務並非問題,民間債務才是〉的一文中,該作者以日本銀行危機與美國次級房貸危機為例,說明當一國的民間債務餘額佔GDP的比例在150%以上,且五年來該比例成長至少18%時,債務危機就很有可能發生。今年《富比士》雜誌上的文章〈最容易陷入債務危機的七個國家〉,作者Steve Keen改而檢視民間債務增加量佔GDP的比例,列出2015年該比例在10%以上、且民間債務餘額佔GDP比例在175%以上的七個經濟體。在這七個經濟體當中,有五個是OECD先進國家,按債務增加量佔GDP的比例排序,依序是澳洲、瑞典、韓國、加拿大、與挪威。然而,根據國民經濟會計金融帳,最新的民間債務流量和餘額數據,相對於GDP之規模,明顯與該文有所抵觸。
§ 資料表:Private debt 2014 (於2016/4/23建立)
統計OECD先進國家與台灣歷年的民間債務流量及餘額,唯獨缺少紐西蘭的數據
表單「DebtT」與「DebtTC」列出流量
表單「Debt」與「DebtC」列出餘額
表單「DebtT%GDP」與「DebtTC%GDP」列出流量佔GDP之比例
表單「Debt%GDP」與「DebtC%GDP」列出餘額佔GDP之比例
表單名稱中的T係指流量、C係指合併後之資料
2016/4/26更新,2015年有資料的國家包括:澳洲、比利時、加拿大、芬蘭、希臘、挪威、瑞典、英國、美國

2016年3月17日

生育率、房價、與債務

在美國民主黨初選期間,北歐模式再度成為焦點。北歐的家庭債務所得比之高,不免被評論。在今日的歐洲負利時期,瑞典擁有全歐盟最低的短期利率,以及狂熱的房市。芬蘭則陷入衰退,從以往長年財政與經常帳雙盈餘的國家,淪落為雙赤字國。挪威的總生育率下滑,景氣大不如前。有些人開始質疑,北歐模式是否已經褪色?

在歐洲的先進國家當中,瑞典的短期利率僅高於瑞士。在負利率下,瑞典通貨膨帳率雖不至於低於零,但也離目標2%還有一段距離。央行堅持負利率,且不斷下調,為了追求2%的通膨率,寧可冒著房市泡沫化的風險。雖然如此,瑞典在2015年擁有全歐盟最漂亮的經濟成長率之一,其經濟成長率高達4.1%。去年,當歐洲大多數國家通膨率都呈負值時,瑞典通膨率卻有0.7%,是全歐盟第二高(歐盟調和物價指數HICP)。丹麥在2007年房市泡沫破滅,近年經濟略有起色,總生育率在2013年觸底反彈,前年與去年皆逐漸回升。去年,挪威在油價大跌的局勢下,經濟成長率仍有1.6%。最近幾年,芬蘭儘管經濟很疲弱,但仍然是歐美極少數政府金融帳淨值為正值的國家。冰島經常帳在2013年開始轉為盈餘,而且實質薪資年成長幅度與勞動年齡就業率都是先進國家第一。

然而,近期開始有人關注北歐過高的家庭債務所得比,認為丹麥超過三倍,挪威超過兩倍,情況相當不樂觀。
資料表:Social models 2016 (2016/3/17建立)
金融帳數據於2016/4/26更新

2016年2月1日

亞太先進國家受僱者歷年平均報酬

主計處的國民所得統計並未獨自將受僱者薪資報酬從受僱人員報酬中分離出來,而紐西蘭與新加坡也是如此,所以這三國無法與其他國家作歷年薪資報酬跨國與跨時比較。因此,本篇改以列出歷年總報酬,比較台灣、新加坡、與OECD亞太國家的平均總報酬水平。本文分成四個主題:第一是比較2014年各國平均報酬;第二是比較按匯率換算的平均報酬水平;第三是比較物價水平;第四是比較按購買力平價指數換算的平均報酬水平;第五是比較平均報酬的跨時實質值。
§ 相關文章:
〈近年各國家戶所得與薪資報酬統計〉
〈各國歷年薪資報酬〉
〈資料說明文件〉
【資料來源】
台灣與OECD亞太國家:與文➀資料表Income rev1的相關表單相同
新加坡:新加坡統計局與人力局、世界銀行資料庫

2016年1月25日

各國歷年薪資報酬

〈近年各國家戶所得與薪資報酬統計〉一文中列出了OECD先進國家與台灣從2010年至2014年的薪資報酬數據。〈停滯的台灣〉一文則列出了台灣受僱者報酬與平均薪資的長年變化(1996-2014年)。本文提供18個國家的薪資報酬長年變化。

高薪資報酬水平的OECD先進國家共計18國
第一組:澳洲、丹麥、冰島、盧森堡、挪威、瑞士
第二組:加拿大、法國、德國、愛爾蘭、英國、美國
第三組:日本、奧地利、比利時、芬蘭、荷蘭、瑞典

第一組是薪資水平最高的國家(不包含美國);第二組是北美、歐洲三大經濟體、與愛爾蘭;第三組是日本與其餘歐洲中型經濟體。本文圖表共有四個主題:第一是按匯率換算的薪資水平;第二是物價水平;第三是按購買力平價指換算的薪資水平,為某一年之各國相對值;第四是薪資水平跨時實質值。每一主題皆含三張圖表,分別呈現各組國家的數值。

資料來源:與〈近年各國家戶所得與薪資報酬統計〉文中資料表Income rev1的相關表單相同
資料說明:文件
相關文章:〈亞太先進國家受僱者歷年平均報酬〉

2016年1月4日

停滯的台灣

眾人皆知現在的政府特別喜歡呈現漂亮的統計數字。既然今年即將政黨輪替,那麼是時候回顧這幾年與民眾切身相關的統計數字了。本篇根據主計處所發布的國民所得統計、工商服務業薪資調查、勞動力統計、與家庭收支調查等數據,呈現出一個停滯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