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 30, 2024

2024年社會永續發展指數

本文為〈2014社會永續發展指數〉的更新版本,延用先前的架構,並將數據更新至目前最新資料。經過十年,即使調整部份項目,並加進新成為先進經濟體的三個國家,儘管如此,大部份國家的變動仍然相當小。值得一提,這次更新數據包含世界價值觀調查(WVS)第七回合及歐洲價值觀調查(EVS)第五回合的調查結果,並且完整比較各項指標之間的相關性。

經過這十年全球經濟及政治劇烈的變化,社會永續發展指數的變化相較之下並不大,同樣採用五個類別和11個主項目,評比36個已開發國家(新加入3國)。結果顯示,無論是綜合評比總分,還是排除自然環境評比,前五名都是北歐國家。綜合評比前三名依續為挪威、瑞典、與冰島。相較於十年前,芬蘭的生活滿意度進步之大,位居第一,因此整體排名進入前五。前十名人口超過千萬的國家僅有瑞典、荷蘭、與澳洲。七大工業國當中,德國居首,超越加拿大。亞洲先進國家當中,台灣排名最高,超越日本。

資料表➀:SSDI 2024 table
資料表➁:Social values

〔圖片〕
圖一、總分 VS 美好生活
圖二、樂活指數 VS 生活水平
圖三、自然環境 VS 其餘指標
圖四、社會價值觀
圖五、自我展現指數
圖六、信任感與快樂感
圖七、社會包容力

〔表格〕
表一、2024年已開發國家社會永續發展指數摘要
表二、類別之間的相關係數
表三、類別與主項目之間的相關係數
表四、主項目之間的相關係數
表五、排名整理表
表六、指標總表

Key Points
  • 生活條件類別指標,由物質、健康、教育、及人力等四個資源項目衡量,人力資源項目包含就業及經濟政治性別指標。生活條件與「社會價值觀」類別達顯著高度相關(R=0.86);其中,生活條件與「生活滿意度」項目達顯著高度相關(R=0.85),與「理性樂活」項目達顯著高度相關(R=0.70)。
  • 樂活指數包含自我展現及生活滿意度指標,由瑞典居首,前五名均為北歐國家。此指數與生活條件類別指標達顯著高度相關(R=0.92),而且與有所主項目達顯著相關,其中,與物質、教育、人力、及民主等項目達高度相關(R皆超過0.7),與醫療、自由、競爭力、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等項目達中度相關(R皆超過0.4)。將生活條件與民主自由合併所得之分數,和樂活指數達顯著高度相關(R=0.93;詳見資料表)
  • 經過社會變遷,挪威的「理性樂活」項目排名,已十分接近瑞典,而冰島進步至接近丹麥。日本與先前的排名同樣位居第五,主要是理性指標位居第一而大幅拉高排名。台灣、韓國、及愛沙尼亞的排名都有明顯進步。新加坡的物質資源指標高居第四,在繁榮的經濟發展下,自我展現指數卻反而衰退(見圖五)。
  • 生活滿足為幸福感、幸福感期望、和選擇自由感等指標,底下有三項評比:當下生活自評、當下及預期未來生活自評達高分比例、及生活選擇自由度的自評。此項目前三名分別為芬蘭、丹麥、與冰島。在兩項生活自評方面,台灣位居東亞之首,高於新加坡;若再加入生活選擇自由度,新加坡則略高於台灣。
  • 台灣進步最大的項目為「民主自由」及「競爭力」,分別排第12與第7名,但自然環境評比位居末位。台灣在環境污染及綠色經濟指標的表現上,有其先天的限制。若排除自然環境評比,台灣的整體表現進步很大,排名進入中上段,優於法國和美國。與新加坡相反,台灣在經濟發展下,自我展現指數大幅增加(見圖五)。
  • 新加坡是表現最為極端的國家,不只是物質生活水平位居第四,競爭力及社會環境此兩項類別也都高居第一,但是民主自由表現最差。日本的生活滿意度位居後段,競爭力及自然環境的表現同樣落於後段,若排除自然環境且採計其餘所有類別,日本仍然落後於台灣,但優於新加坡及韓國。在樂活指數方面,日本為東亞之首,台灣次之,優於新加坡及韓國。
    (詳見排名整理表
  • 在11個主項目中,冰島有三個第一(教育、人力、自然環境)、挪威有兩個第一(醫療保健、民主)、芬蘭也有兩個(自由、生活滿足)、瑞典有一個(理性樂活)、盧森堡也有一個(物質生活)。
  • 瑞典落於挪威之後的主因為競爭力評比稍退及社會環境評比明顯退步;紐西蘭落於澳洲之後的主因為社會環境評比大幅退步至後段水準,而加拿大退步的主因也是社會環境評比大幅退步。愛沙尼亞的整體排名進步最多,由2014年版本的倒數第三,進步至第19名,優於美國及台灣。立陶宛新加入排名,整體排名優於以色列、韓國、義大利。

表一、2024年已開發國家社會永續發展指數摘要
國家 SSDI
Total
SSDI
不含4a
樂活
指數
(1)
生活
條件
(2)
民主
自由
(3)
競爭
(4a)
自然
環境
(4b)
社會
環境
(5a)
理性
樂活
(5b)
生活
滿足
挪威
0.888 0.890 0.881 0.926 0.978 0.722 0.871 0.917 0.944 0.820
瑞典
0.856 0.850 0.917 0.824 0.939 0.794 0.901 0.648 1.000 0.858
冰島
0.856 0.837 0.908 0.942 0.892 0.556 1.000 0.871 0.838 0.894
丹麥
0.855 0.867 0.889 0.786 0.904 0.938 0.766 0.806 0.870 0.907
芬蘭
0.839 0.840 0.914 0.777 0.940 0.736 0.832 0.839 0.754 1.000
  瑞士
0.806 0.811 0.681 0.752 0.877 0.948 0.773 0.841 0.785 0.589
荷蘭
0.766 0.785 0.786 0.775 0.871 0.751 0.621 0.672 0.781 0.785
盧森堡
0.735 0.733 0.676 0.674 0.849 0.683 0.748 0.864 0.604 0.700
愛爾蘭
0.728 0.712 0.594 0.706 0.894 0.827 0.852 0.610 0.323 0.598
澳洲
0.711 0.706 0.697 0.730 0.809 0.721 0.745 0.451 0.697 0.652
紐西蘭
0.701 0.693 0.695 0.769 0.965 0.479 0.761 0.309 0.723 0.602
德國
0.684 0.682 0.644 0.710 0.804 0.574 0.702 0.569 0.792 0.543
英國
0.669 0.662 0.640 0.671 0.720 0.714 0.719 0.456 0.762 0.538
奧地利
0.658 0.652 0.631 0.659 0.742 0.544 0.700 0.648 0.705 0.576
加拿大
0.653 0.648 0.654 0.596 0.834 0.583 0.695 0.445 0.693 0.614
  比利時
0.630 0.636 0.698 0.713 0.699 0.546 0.585 0.428 0.623 0.665
法國
0.565 0.563 0.505 0.644 0.673 0.466 0.584 0.400 0.598 0.419
斯洛維尼亞
0.560 0.571 0.549 0.575 0.712 0.238 0.479 0.737 0.543 0.657
愛沙尼亞
0.548 0.554 0.413 0.509 0.726 0.371 0.503 0.717 0.455 0.523
美國
0.536 0.523 0.522 0.497 0.581 0.818 0.635 0.000 0.551 0.439
台灣
0.533 0.605 0.335 0.439 0.829 0.756 0.000 0.526 0.519 0.420
捷克
0.512 0.546 0.508 0.465 0.716 0.368 0.258 0.549 0.562 0.624
西班牙
0.508 0.490 0.447 0.501 0.684 0.229 0.650 0.549 0.547 0.363
葡萄牙
0.508 0.482 0.317 0.480 0.712 0.274 0.703 0.666 0.194 0.416
新加坡
0.504 0.518 0.327 0.607 0.000 1.000 0.401 1.000 0.273 0.445
日本
0.501 0.528 0.383 0.406 0.789 0.275 0.298 0.679 0.809 0.274
馬爾他
0.477 0.436 0.347 0.518 0.635 0.312 0.780 0.451 0.000 0.403
立陶宛
0.476 0.473 0.327 0.442 0.583 0.362 0.500 0.548 0.404 0.479
以色列
0.448 0.478 0.552 0.577 0.477 0.470 0.222 0.096 0.357 0.715
韓國
0.437 0.484 0.165 0.437 0.610 0.490 0.090 0.590 0.509 0.205
義大利
0.434 0.411 0.324 0.436 0.639 0.182 0.611 0.351 0.423 0.278
拉脫維亞
0.390 0.367 0.271 0.313 0.581 0.134 0.560 0.366 0.391 0.384
賽普勒斯
0.371 0.351 0.156 0.492 0.624 0.196 0.524 0.036 0.116 0.192
斯洛伐克
0.347 0.336 0.238 0.342 0.566 0.007 0.428 0.424 0.369 0.253
希臘
0.324 0.281 0.037 0.260 0.638 0.085 0.638 0.221 0.150 0.063
克羅埃西亞
0.276 0.256 0.104 0.319 0.421 0.000 0.428 0.423 0.286 0.000
    Note:
  • 已開發國家:採用IMF對於先進經濟體的定義。
    此處36國並未包含同為已開發國家的歐洲迷你四國。
  • 社會發展指數底下有五個類別,五個類別底下共有11個主項目。
    樂活指數為 Inglehart-Welzel 自我展現(5a底下指標)及生活滿意度(5b主項目)的加權平均數。
    按OECD美好生活指數相近框架編製的better life指數請見資料表,不含競爭力與理性樂活等項目,採固定權重計算。
  • 「生活條件 」類別,或稱為「生活水平」類別,包含以下四個主項目
    -物質資源  :說明請見〈物質生活水平指數:國民所得、家庭可支配所得、受僱人員報酬、及民間實際消費〉
    -醫療保健資源:整體醫療保健消費量、平均餘命、死亡率相關統計、年齡標準化糖尿病盛行率;另見〈各國醫療保健統計:消費與表現〉一文。
    -教育資源  :整體教育消費量、公共教育經費支出指標
    -人力資源  :就業指標、經濟及政治之兩性差異
  • 「民主自由 」類別:民主、自由
  • 「競爭力  」類別:競爭力
  • 「環境穩定 」類別:自然環境穩定、社會環境穩定
  • 「社會價值觀」類別:理性樂活、生活滿足
    -理性樂活:Inglehart-Welzel 文化地圖橫軸「生存(-)/自我展現(+)」與縱軸「傳統(-)/世俗理性(+)」正向及負向維度的平均,詳見圖四
    -生活滿足:當下生活、生活選擇自由、欣榮(當下及預期未來生活自評達一定高分)共三項指標
  • 詳細數據請見資料表。

Graphs
圖一、總分 VS 美好生活

(瑞典位於丹麥右上後方;紐西蘭位於澳洲左上方;美國位於台灣右後方;葡萄牙和西班牙分別位於新加坡右上後方與右下後方;指標說明請見「Indices」
橫軸與縱軸數值僅差在縱軸數值不含「自由」、「競爭力」、與「理性樂活」此三個主項目,而且縱軸數值(美好生活架構)的加權方法不同於橫軸數值,採用固定權重,即生活條件類別的四個主項目均為1,而其餘四個主項目(2a, 4a, 4b, 5b)均為2。

圖二、樂活指數 VS 生活水平
§ 2-1. 生活水平:物質、健康、教育、與人力(R=0.92)

(紐西蘭與澳洲分別位於瑞士右上後方及右下後方;以色列位於斯洛維尼亞後方;台灣與義大利皆位於立陶宛後方;指標說明請見「Indices」
生活水平為「生活條件」類別分數,指標包含物質(所得與消費)、健康(醫療保健)、教育、與人力(就業及經濟政治兩性平等)。樂活指數包含「理性樂活」主項目底下的「自我展現」指標分數,與「生活滿足」主項目分數。生活條件類別分數與樂活指數呈高度相關,相關係數高達0.92,鮮少綜合指標能如此反映社會價值觀。

§ 2-2. 生活水平及民主自由(R=0.93)
若生活條件類別再加上民主自由類別,共計六個主項目的加權平均數(各主項目權重,均為扣除極端值後剩餘資料的樣本標準差倒數),與樂活指數的相關係數會增至0.93,如下所示:

橫軸為樂活指數,縱軸為1a, 1b, 1c, 1d, 2a, 2b此六個主項目分數之加權平均。國名縮寫:奧地利AT、澳洲AU、比利時BE、加拿大CA、捷克CZ、德國DE、愛沙尼亞EE、以色列IL、盧森堡LU、葡萄牙PT、馬爾他MT、紐西蘭NZ、斯洛伐克SK。

圖三、自然環境 VS 其餘指標

(加拿大位於奧地利左後方;指標說明請見「Indices」
自然環境指標包含三個面向:環境衛生安全、空氣污染、綠色經濟。資料表額外列出不含自然環境指標的加總分數,是因為自然環境指標擁有較高的先天成份,各國立足點差異太大,而且在經濟發展下,能夠改善的空間較有限。

圖四、社會價值觀

(荷蘭位於德國下後方;馬爾他落於上圖顯示範圍之外,為世俗理性指數最低的已開發國家)
橫軸與縱軸指標為 Inglehart-Welzel 文化地圖的兩軸指標,橫軸正向維度為自我展現,即自我價值實現,其精神為追求物質之後的生活品質、快樂感、公眾參與、包容少數族群、與信任感;縱軸正向維度為世俗理性,概念為較不寄託於宗教、較重視獨立的家庭教育、較接受墮胎、較低的國民自豪感、與較不敬重權威。指數計算方法:先將原始數據轉為該國於該回合調查中相對於瑞典(該回合)的比值,再將此36個選取國家的數值轉為Z分數,平均所有選取的項目,呈現於上圖中。更多說明請見〈各國社會價值觀〉一文。此圖呈現 Inglehart-Welzel 六個文化分區:➀英語系文化區(英愛美加紐澳)、➁新教歐洲(非英語系)文化區(北歐、荷、德、瑞士、愛沙尼亞)、➂天主教歐洲(非英語系)文化區(此區域橫跨西半歐洲與東半歐洲;西半歐洲:西葡、義、馬爾他、法比盧、奧地利;東半歐洲:捷克、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立陶宛、拉脫維亞*;拉脫維亞的天主教稍多於新教故劃入此區)、➃東正教文化區(希臘、賽普勒斯)、➄儒家文化區(即東亞文化區:日韓、台)、➅西─南亞文化區(指非以伊斯蘭教為絕大宗的西亞、南亞、與東南亞地區,此區域內的差異很大:以色列、新加坡);文化地圖中的➆拉丁美洲文化區及➇伊斯蘭教─非洲文化區,尚未有已開發國家。此圖已將數據更新為最新回合的結果,僅剩少數國家為舊數據:比利時、愛爾蘭、盧森堡、馬爾他、以色列。自我展現指數與其餘10個主項目都達到顯著相關(見表三;競爭力主項目即為類別項目,位於表二)。此圖所使用的原始數據請見資料表「Social values」,更多資料呈現請見圖五至圖七。

圖五、自我展現指數

(丹麥位於荷蘭右方;瑞士位於英國右上後方;台灣位於愛沙尼亞左下後方)
橫軸為WVS第七回合與EVS第五回合的數據,包含五個項目的正向及負向指標,共計十個指標。正向指標分數,為原始數據除以參照回合參照國(即EVS第五回合瑞典)的數值再乘以100;負向指標分數,為100減去原始數據,除以100所減去的參照國(瑞典)數值,再乘以100。數值為加權平均數,權重為各指標的樣本標準差倒數。綜軸為最新回合與先前回合數值的變化;先前回合數值的參照回合參照國同樣為EVS第五回合的瑞典,而且權重與最新回合相同。最新回合與先前回合的時間跨度長達8至14年,詳見資料表「Social values」。先前回合:歐洲國家除義大利為EVS第四回合,新加坡為WVS第六回合,義大利及其餘國家為WVS第五回合。新加坡的縱軸數值因缺項而僅採計四個項目的正向與負向數據。數據共含31國。自我展現指數進步最多的五個國家分別為德國、愛沙尼亞、台灣、立陶宛、奧地利。

圖六、信任感與快樂感

(荷蘭位於紐西蘭下後方;台灣位於新加坡左後方;克羅埃西亞位於葡萄牙左後方)
此圖使用最新回合數據,橫軸與綜軸指標皆為自我展現指數底下的項目;數據共含31國。
信任感最高的前五個國家皆為北歐國家;最高快樂程度的國家前三名分別為冰島、挪威、與瑞典,剛好對應生活條件類別分數最高的三國。

圖七、社會包容力

(丹麥位於冰島左上後方;加拿大位於瑞士後方;德國位於英國右後方;芬蘭與澳洲分別位於紐西蘭右後與右下後方;希臘位於葡萄牙左上後方;拉脫維亞位於新加坡左上後方)
此圖使用最新回合數據,認同同性戀合理程度,屬於自我展現指數的項目,為1至10等評分;數據共含31國。橫軸為完全認同(10分)比率,為正向指標;縱軸為完全不認同(1分)比率,為負向指標。最高完全認同度與最低完全不認同度的五個國家皆為冰島、北歐三國、與荷蘭。


Tables
表二、類別之間的相關係數
類別1. 生活條件2. 民主自由3. 競爭力4. 環境穩定5. 社會價值觀樂活指數*
1. 生活條件 0.58 0.72 0.72 0.86 0.92
2. 民主自由0.58 0.29 0.48 0.66 0.67
3. 競爭力0.72 0.29  0.45 0.66 0.68
4. 環境穩定0.720.48 0.45  0.61 0.68
5. 社會價值觀0.86 0.66 0.66 0.61   
樂活指數*0.92 0.67 0.68 0.68  
1+2. 生活條件
與民主自由*
  0.64 0.71 0.88 0.93
Note:
「樂活指數」為5a.底下「自我展現」正負向平均分數,以及5b.生活滿意度之加權平均數
「生活條件與民主自由」為其底下六個主項目的加權平均數
未達統計顯著意義者以「✕」表示(顯著水準α=0.05)

表三、類別與主項目之間的相關係數
主項目1. 生活條件2. 民主自由3. 競爭力4. 環境穩定5. 社會價值觀樂活指數*
1a. 物質資源 0.33 0.86 0.47 0.67 0.71
1b. 醫療保健資源 0.46 0.40 0.53 0.47 0.54
1c. 教育資源 0.39 0.47 0.45 0.70 0.77
1d. 人力資源 0.41 0.47 0.60 0.70 0.71
2a. 民主0.72 0.53 0.54 0.75 0.76
2b. 自由0.33  0.34 0.47 0.47
4a. 自然環境0.65 0.50 0.29  0.46 0.61
4b. 社會環境0.49 0.43  0.51 0.45
5a. 理性樂活0.70 0.65 0.54 0.48   
5b. 生活滿足0.85 0.57 0.66 0.62   
〔參考〕
世俗理性(-)0.29   
世俗理性(+)0.390.45 0.36   
世俗理性(平均)0.38   
自我展現(-)0.85 0.72 0.60 0.63   
自我展現(+)0.80 0.53 0.66 0.48   
自我展現(平均)0.87 0.68 0.61 0.65  
Note:
「平均」係指算術平均數
未達統計顯著意義者以「✕」表示(顯著水準α=0.05)

表四、主項目之間的相關係數
主項目1a1b1c1d2a2b4a4b5a5b
1a. 物質資源 0.50 0.42 0.48 0.51 0.38 0.37 0.61 0.62
1b. 醫療保健資源0.50  0.56 0.28 0.39 0.45 0.45 0.42
1c. 教育資源0.42  0.67 0.49 0.55 0.47 0.79
1d. 人力資源0.48 0.67  0.570.36 0.610.48 0.600.76
2a. 民主0.51 0.56 0.49 0.57 0.67 0.52 0.33 0.70 0.66
2b. 自由0.28 0.36 0.67  0.40 0.48 0.38
4a. 自然環境0.38 0.39 0.55 0.610.52 0.40  0.34 0.49
4b. 社會環境0.37 0.45 0.48 0.33  0.43 0.49
5a. 理性樂活0.61 0.45 0.47 0.600.70 0.48 0.34 0.43  0.67
5b. 生活滿足0.62 0.42 0.79 0.760.66 0.38 0.49 0.49 0.67  
〔參考〕
世俗理性(-)0.29 0.38  
世俗理性(+)0.35 0.36 0.51 0.32 0.38  0.46
世俗理性(平均)0.31 0.40 0.29 0.40  0.36
自我展現(-)0.700.61 0.61 0.650.78 0.54 0.62 0.35  0.73
自我展現(+)0.72 0.58 0.65 0.650.70 0.44 0.69 0.30  0.72
自我展現(平均)0.72 0.60 0.64 0.660.75 0.50 0.66 0.33  0.73
Note:
「平均」係指算術平均數
未達統計顯著意義者以「✕」表示(顯著水準α=0.05)


Rankings
表五、排名整理表
美國愛沙尼亞台灣日本韓國新加坡
SSDI總分201921263025
SSDI扣除4a232017222624
SSDI美好生活291927263122
樂活指數192326243328
1.   生活條件242229323017
1a. 物質生活2321325284
1b. 醫療保健35323171522
1c. 教育161334363328
1d. 人力241028323419
2a. 民主252310151936
2b. 自由321517103236
3.   競爭力523727191
4a. 自然環境192636323531
4b. 社會環境3692110161
5a. 理性樂活19242252332
- 世俗理性281861329
- 自我實現162629203431
5b. 生活滿足232024313322
- 當下生活202423293326
- 選擇自由29924263114
- 欣榮162124363428
  • 美國為國內各州差異大的經濟體,屬英語系文化區當中,世俗理性指數較低的國家。
    愛沙尼亞為新教歐洲文化區當中唯一的波海國家,經濟及政治與北歐關係緊密,排名進步最大;與新教歐洲文化區其他國家不同之處,在於自由經濟發展起步晚,自我展現指數較低(與東亞相當)。
    台灣、日本、與韓國皆位於東亞文化區,即世俗理性指數極高,但自我展現指數較低;新加坡偏向較為傳統的文化,自我展現指數也較低,僅略高於韓國。
  • 美國:物質生活條件不考慮所得分配,位居第2名,競爭力第5名,但其貧富差距大的問題展現於醫療保健表現排名倒數第2,及排名最低的社會環境評比。
  • 愛沙尼亞:物質生活條件較差,但就業及性別指標排名前段,教育資源及公共教育投入表現中上,社會環境及民眾生活選擇自由感較佳。
  • 台灣:物質生活條件、民主自由、競爭力、及生活滿足等評比,都是東亞之首,民主及競爭力排名前段;屬於所得分配如同北歐及捷克較為均勻的國家,但醫療保健項目當中,生命統計及慢性病等指標表現卻較差,此類指標排名屬後段;就業相關指標表現差,人力資源評比與日本韓國皆屬後段;社會環境排名中段,自然環境排名最後,自我展現指標位於後段。
  • 日本:屬於所得分配不均的先進國家,物質生活條件及競爭力位於後段,但是醫療保健表現及社會環境位居前列,而且民主排名前段;教育整體資源及公共教育投入的評比位居最後;自我展現指標雖為東亞國家之首,但生活滿足項目排名為先進國家倒數。
  • 韓國:與日本相似,但整體表現較日本差,僅教育資源及競爭力高於日本。在11個主項目當中,優於台灣的項目僅有醫療保健、教育、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等四項。
  • 新加坡:競爭力與社會環境評比排名第1,物質生活條件高居第4,但所得分配不均,民主自由表現最差;在社會價值觀方面,自我展現及當下生活滿足皆低於台灣,但擁有較高的生活選擇自由感。


Indices
所有基本項目均已更新,見以下指標總表
資料年份請對照資料表

表六、指標總表
類別主項目基本項目權重
1. 生活條件1a. 物質資源A、國民所得統計
1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淨額NNI 2022
: (國內生產毛額GDP之PPP)
2 平均每人調整後家庭可支配所得 2022
  (民間實際消費AIC之PPP)
3 平均每人受僱人員報酬(GDP所得面) 2022
: (AIC之PPP)
4 平均每人民間實際消費AIC 2022
: (AIC之PPP)
主項 1a = 1/4SD*
項 A1 = 1/SD*

項 A2 = 1/SD*

項 A3 = 1/SD*

項 A4 = 1/SD*
1b. 醫療保健資源A、國民所得統計
5 平均每人醫療保健之民間實際消費 2021
: (2021基準年醫療保健實際消費之PPP)
B、平均餘命與死亡率統計
1 零歲平均餘命 2022
2 零歲平均餘命之兩性差異 2022
: -指數化:兩性差距除以兩性總計
3 嬰兒死亡率 2022
4a女性成人死亡率 2021 or latest
4b男性成人死亡率 2021 or latest
C、疾病統計
1 糖尿病盛行率 (20-79歲) 2021
: (年齡標準化)
主項 1b = 1/4SD*
項 A5 = 1/SD*


項 B1 = 1/SD*
項 B2 = 1/SD*

項 B3 = 1/SD*
項 B4a = 1/2SD*
項 B4b = 1/2SD*

項 C1 = 1/SD*
1c. 教育資源A、國民所得統計
6 平均每人教育之民間實際消費 2021
: (2021基準年教育實際消費之PPP)
D、公共教育經費統計
公部門教育經費支出 2021
1-其人均值
: (2021基準年教育實際消費之PPP)
2-其佔國民所得毛額GNI比例
主項 1c = 1/4SD*
項 A6 = 1/SD*



項 D1 = 1/SD*

項 D2 = 1/SD*
1d. 人力資源E、就業統計
1 就業人口比 (15-64歲) 2022
2 就業人口比, 女性 (15-64歲) 2022
3 就業人口比, 兩性差異 (15-64歲) 2022
: -指數化:兩性差距除以兩性總計
F、兩性平等評比
<WEF:Gender Gap Index 2023>
<主計處:性別統計>
1 經濟參與與機會、政治權力
主項 1d = 1/4SD*
項 E1 = 1/2SD*
項 E2 = 1/4SD*
項 E3 = 1/4SD*




項 F1 = 1/SD*
2. 民主自由2a. 民主<EIU:Democracy Index 2023>主項 2a = 1/2SD*
2b. 自由<Freedom House:Global Freedom Status 2024>主項 2b = 1/2SD*
3. 競爭力3-. 競爭力G、競爭力評比
<IMD:World Competitiveness 2024>
<WEF:The Global Talent Competitiveness Index 2023>
主項 3 = 1/SD*
4. 環境穩定4a. 自然環境穩定 H、自然環境評比
〔環境衛生安全〕
<Yale University: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2024>
1a-懸浮微粒曝露 [HPE] (PM2.5) 2022
1b-不安全飲用水 [UWD] 2021
〔空氣污染〕
<Yale University: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2024>
2a-氮氧化物曝露 [NOE] 2022
2b-硫氧化物曝露 [SOE] 2022
〔綠色經濟〕
3a-碳排放效能:碳排量/GDP (PPP) 2021
3b-再生能源電產量佔總電產量比例 2022
主項 4a = 1/2SD*



項 H1a = 1/SD*
項 H1b = 1/SD*



項 H2a = 1/SD*
項 H2b = 1/SD*

項 H3a = 1/SD*
項 H3b = 1/SD*
4b. 社會環境穩定 I、治安相關評比
<Vision of Humanity:
Global Peace Index 2024>
-Societal Safety and Security
<Gallup Global Safety Report 2024>
-Law and Order Index
主項 4b = 1/2SD*
5. 社會價值觀5a. 理性樂活
-世俗理性
-自我展現
<WVS>&<EVS>
(專員面訪調查)
(政府社科機構主導)
Inglehart-Welzel indices:
更新至〔WVS第七回合與EVS第五回合〕
Traditional / Secular-rational 向度原始資料
Survival / Self-expression 向度原始資料
指標說明請見〈各國社會價值觀〉一文
主項 5a = 1/2SD*
5b. 生活滿足
-幸福感
-幸福感期望
-選擇自由感
J、生活滿意度相關評比
(電話民調)
<Gallup:World Happiness Report 2024>
-當下生活自評 2022
-生活選擇自由 2022
<Gallup:
State of the Global Workplace 2024>
-欣榮比例 2023
主項 5b = 1/2SD*


項 J1 = 1/SD*
項 J2 = 1/SD*

項 J3 = 1/SD*
【資料來源】
A1-4:請見〈物質生活水平指數:國民所得、家庭可支配所得、受僱人員報酬、及民間實際消費〉
A5-6 為ICP2021基準年資料
B:World Databank, World Bank >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WDI)
--台灣資料取自內政部統計處-我國生命表-簡易生命表:全國
C:World Databank, World Bank >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WDI)
--台灣資料取自<IDF Diabetes Atlas 2021>
D:World Databank, World Bank >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WDI)
--台灣資料取自教育部統計處-教育統計
--D1之PPP轉換率數據同A6;台灣人口資料同A1-4
E:OECD、Eurostat、台灣主計處、新加坡統計局
H3a 碳排量:World Databank, World Bank >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WDI)
--台灣資料取自主計處綠色國民所得
H3a GDP(PPP) 為ICP2021基準年資料
H3b:OECD、經濟部能源署能源統計

註:SD*為排除極端值後,剩餘資料的樣本標準差

相較於2012與2014年的指標改動說明如下:
[A1-6] A1改為平均每人NNI,A2改為平均每人調整後家庭可支配所得
--均以特定函數計算:Tg=0.95;Th=Mean+SD
[B2] 改為兩性差距除以兩性總計
[C] 移除傳染病統計[C2-3],僅剩[C1]
--台灣的資料取自 IDF Diabetes Atlas 2021
[D] 僅採計兩項,資料均為2021年:
--公部門教育經費支出之人均值(以實際教育消費PPP計算)
----以特定函數計算:Tg=0.95;Th=Mean+SD
--公部門教育經費支出佔GNI比重
[2b] 改為 Freedom House:Global Freedom Status 2024年評分
[3] 改為以下兩份評比原始分數,轉為Z分數後,再選擇最大值
--IMD:World Competitiveness 2024
--World Economic Forum:The Global Talent Competitiveness Index 2023
[4a] 改為三個面向:(1)環境衛生安全、(2)空氣污染、(3)綠色經濟;共6項指標
--(1a)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2024 [HPE] 人為PM2.5曝露
--(1b)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2024 [UWD] 不安全飲用水
--(2a)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2024 [NOE] 氮氧化物曝露
--(2b)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2024 [SOE] 硫氧化物曝露
--(3a) CO2排放量/GDP(公斤每單元美元,基準年PPP)
----為2021年資料,取自世界銀行資料庫,台灣碳排量取自主計處
--(3b) 再生能源之電產量 / 總電產量 (%)
----資料取自OECD,台灣為經濟部能源署能源統計
--此六項指標均以特定函數計算:Tg=0.90;Th=Mean+2SD
--此主項目底下,各項指標權重均為1/SD*
[4b] 為改以下兩項評比Z分數的平均值
--(1) Vision of Humanity:Global Peace Index 2024 - Societal Safety and Security
--(2) Gallup Global Safety Report 2024 - Law and Order Index
[5a] 更新至WVS第七回合與EVS第五回合
[5b] 包含三項指標,取自以下兩份報告;計算加權平均數,各項權重均為1/SD*
--(1) Gallup:World Happiness Report 2024
----附錄資料:當下生活自評、及生活選擇自由度;選擇2022年數據
--(2) Gallup:State of the Global Workplace 2024
----當下及預期未來生活自評達一定高分,即欣榮比例,為2023年數據

計算方式未有更動,請見「計算方式」,簡要說明如下
-資料處理:
--由基本項目計算主項目分數,方式有以下兩種:
---➀原始數值R → 經過特定函數轉換得到數值X → 正規化分數S → 加權平均數
---➁原始數值R → R即為數值X → 正規化分數S → 加權平均數
--由主項目計算加權平均數,得出總分,或得出特定主項目的加總分數
-上述特定函數:用於轉換原始數值R而得出以下X值
--X = 1 - exp [ ln(1-Tg)/Th.R ]
--當原始數值超過固定門檻值Th,計算得出的數值X與目標值Tg的差異會愈來愈小
--Tg通常設定為0.95或0.9
--Th通常設定為平均數加上樣本標準差SD或其兩倍
-正規化分數S:
--先將上述X值以線性關係轉換為0至1的數值,0對應X最小值,1對應X最大值
--再來決定S值,即為上述得出的數值,或1減去上述得出的數值
-計算加權平均數
--各項類別或主項目計算所需的權重皆為SD*倍數的倒數
---SD*為排除極端值後,剩餘資料的樣本標準差

§ 相關統計
R 皮爾森積差相關係數
H0: R=0;t = R×SQRT((N-2)/(1-R2));自由度 = N-2;單尾;α=0.05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