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

物質生活水平指數:國民所得、家庭可支配所得、受僱人員報酬、及民間實際消費

台灣國民所得統計之所得收支帳,最新資料為2022年,指標如國民所得與家庭可支配所得,同時比較GDP所得面之受僱人員報酬、及GDP支出面的民間實際消費,此四項數據皆除以年中人口數,再以PPP轉換。由這四項指標計算物質生活水平指數,採社會永續發展指數的計算方式得出加權平均數。結果顯示,在36個先進國家當中,前五名分別為盧森堡、美國、挪威、新加坡、及瑞士。

§ 資料表:MWBI2022
使用此份數據之文章:〈2024年社會永續發展指數〉

2025年以後的更新資料整理於下兩表
更新資料➀:OECD與歐盟先進國家
更新資料➁:台灣與新加坡

目前國際上廣泛使用PPP而非匯率,做為約略比較各國物質生活水平的轉換率(由各國貨幣單位轉成美金以比較),OECD網站提及PPP並不能用來衡量各國貨幣幣值被高估或低估的指標,其用途之一是反映各國整體家庭的生活消費成本,但也因此有所限制,即無法比較單一城市的生活消費水準,僅是全國整體的概念。世界銀行ICP計畫於2024年五月公佈了各國於2021基準年的各項PPP數據,由2021基準年開始,可推算台灣與新加坡在後續年份的數據。

台灣的人均國民所得,無論透過匯率轉換,還是透過PPP轉換,在2022年均超過日本和韓國,而且家庭可支配所得、勞動報酬、及民間實際消費等多項人均值,以PPP轉換,都超過日本和韓國。台灣的物質生活水平,在36個先進國家當中排第13名;從各分項來看,國民所得和家庭可支配所得同樣排第9名,受僱人員報酬排第13名,民間實際消費排第19名。

2022年物質生活水平指數:國民所得淨額、家庭可支配所得淨額、受僱人員報酬、民間實際消費等多項人均值
國家 物質生活
指數
國民所得
匯率 US$
國民所得
PPP US$
家庭所得
匯率 US$
家庭所得
PPP US$
勞動報酬
匯率 US$
勞動報酬
PPP US$
實際消費
PPP US$
盧森堡
1.000 68,231 79,008 56,352 55,660 61,372 60,618 50,838
美國
0.968 64,989 64,989 59,133 59,133 40,337 40,337 57,266
挪威
0.925 93,709 105,524 47,497 46,902 38,049 37,572 47,163
新加坡
0.915 59,182 94,914 40,481 56,019 31,143 43,097 38,586
  瑞士
0.901 69,447 67,133 59,277 49,213 54,572 45,307 44,200
德國
0.845 41,471 56,367 35,145 48,806 26,159 36,328 45,762
荷蘭
0.842 48,889 63,744 36,217 45,905 27,055 34,291 45,430
冰島
0.823 64,973 63,454 48,097 41,995 40,538 35,395 45,377
奧地利
0.811 41,650 56,417 35,862 47,153 25,291 33,254 44,058
澳洲
0.806 53,596 56,787 45,469 46,379 31,405 32,034 44,973
丹麥
0.783 59,046 67,062 38,671 39,930 32,675 33,739 41,626
  比利時
0.768 41,675 55,843 35,144 44,471 24,266 30,706 42,674
台灣
0.749 28,342 61,545 21,835 46,348 14,454 30,680 36,855
瑞典
0.744 47,816 57,347 36,516 42,444 25,887 30,090 41,072
加拿大
0.721 46,419 52,439 37,779 41,670 27,367 30,186 41,169
法國
0.686 34,455 47,078 31,247 43,164 21,301 29,424 39,658
英國
0.683 39,445 50,141 33,621 40,704 22,674 27,450 41,740
芬蘭
0.668 41,407 50,318 34,001 39,895 23,904 28,047 39,700
愛爾蘭
0.650 47,494 61,374 35,557 37,871 26,042 27,737 35,515
紐西蘭
0.606 39,445 43,416 33,590 39,779 21,266 25,185 40,666
義大利
0.521 29,284 46,160 25,321 38,073 13,983 21,024 37,149
賽普勒斯
0.510 27,273 44,978 25,046 39,712 13,134 20,824 35,715
西班牙
0.463 25,515 42,505 21,688 35,114 14,454 23,403 33,529
立陶宛
0.462 20,943 42,124 16,782 34,078 11,681 23,720 34,272
日本
0.449 27,389 38,137 24,306 34,602 17,972 25,585 33,384
斯洛維尼亞
0.449 22,544 40,550 19,786 34,107 14,744 25,416 32,504
馬爾他
0.433 26,675 44,507 21,189 34,470 14,897 24,235 30,183
以色列
0.422 46,454 45,301  33,225* 23,578 22,315 31,829
韓國
0.422 27,612 43,293 21,690 32,647 16,541 24,897 30,879
捷克
0.358 20,637 37,701 18,471 33,882 12,062 22,125 30,832
葡萄牙
0.299 19,424 35,123 17,852 31,683 11,427 20,280 32,198
愛沙尼亞
0.276 23,511 39,468 18,011 28,920 13,547 21,752 29,305
克羅埃西亞
0.117 15,045 34,179 12,358 27,311 8,168 18,051 28,092
拉脫維亞
0.103 16,204 31,986 13,387 26,454 9,978 19,718 27,671
斯洛伐克
0.097 16,334 31,436 14,708 27,982 9,024 17,168 28,979
希臘
0.000 17,598 32,672 15,082 27,035 7,321 13,124 29,523
Note:
  • 物質生活:為國民所得、家庭所得、勞動報酬、及實際消費四項(PPP US$)所計算出的指數加權平均數,每項皆為0至1的指數,0和1分別表示最小值和最大值,由移除極端值後的樣本標準差倒數計算權重,加權平均後再轉成0至1的指數。
  • 國民所得:國民所得淨額之人均值;分別以匯率及GDP之PPP轉換。
  • 家庭所得:家庭及NPISH部門,調整後可支配所得淨額之人均值;以民間實際消費(AIC)之PPP轉換。調整後可支配所得淨額為可支配所得淨額加上實物社會移轉收益。
  • 勞動報酬:GDP所得面,受僱人員報酬之人均值;分別以匯率及AIC之PPP轉換。唯獨美國改為所得收支帳當中之數值,主因GDP所得面當中的此項數值最新數據只到2021年,此改動影響極小,因為往年所得收支帳當中的此項數值幾乎等於GDP所得面當中的數值。值得注意的是,盧森堡及瑞士GDP所得面當中的此項數值,遠高於其所得收支帳當中的數值。
  • 實際消費:GDP支出面,民間實際消費之人均值;以AIC之PPP轉換。民間實際消費為民間消費加上對家庭服務之政府消費。
  • 先進國家採IMF之定義,與2014年相比,新增三國:拉脫維亞、立陶宛、克羅埃西亞。
  • 缺項數值*為以色列的家庭所得,此項由勞動報酬與實際消費作為自變數,進行多元線性迴歸分析得出;由此兩項參數作為自變數,而非三項都作為自變數,這樣每項才能顯著影響;此多元線性迴歸分析的調整R平方值為0.87,計算所得出的數值為33,225。補上此缺項數值是為了計算物質生活水平指數,而非比較此項數值與其他國家的數值。
  • 資料來源及說明,詳見資料表。

0 意見: